2100-10-24

关于我 | About me


姜国政 . 出生于1978年 . 大连 
1997-2001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工业设计系(本科)
2001-2003 京洲设计 设计总监
2003-2004 法国汉斯艺术设计学院 . 设计系(学士)
2004-2006 法国斯特拉斯堡装饰艺术学院 . 设计系(硕士)
2007/1-5 法国BETC Design设计公司 . (设计师)

2007/6-至今 法国Centdegres设计公司 . (设计师)

JIANG Guozheng . Born October 1978 in Dalian, China 
2007/6-now Designer . Centdegres Design --- Paris
2007/1-5 Designer . BETC Design --- Paris
2004-2006 DNSEP. Eco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 de Strasbourg
2003-2004 DNAP. Ecole supérieure des arts et de design de Reims
2001-2003 Design Director . Jingzhou design
1997-2001 bac+4 . Tsinghua University Academy of Arts & Design


联系方式 / CONTACT ME:
MAIL: jiangguozheng@gmail.com
Home Phone: 0033 + (0) 1 30 21 49 19
Mobile Phone: 0033 + (0) 6 69 16 59 13

2100-05-15

政在说设计 . Talking about design

--------------------------------------
O'Zine杂志(访谈)
--------------------------------------

视觉中国(访谈) http://static.chinavisual.com/storage/contents/2007/04/24/35354T20070424142547_1.shtml
--------------------------------------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访谈)
http://xmwb.xmnext.com/xmwb/html/2007-07/21/content_34630.htm
--------------------------------------
ID公社(讨论)
http://www.hi-id.com/wp-stats.php?author=jiang-design
--------------------------------------

2009-03-29

对两个明式家具的re-visite

  • 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品出处及作者信息,谢谢!





JIANG Guozheng Design
2009.03


iDESIGN上看到ami发的几张明式家具的图片,于是试着用现代的语言和材料对他们进行了re-visite。

在保留原有基本尺寸和比例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塑料件——禅椅上的坐面,饭酒桌上的桌面以及可以拿取的小托盘。运用塑料和木材的结合形式会大大减轻重量和降低制作成本,从而更加适应现代的生产和商业运营模式。

在外形上尽量的来保留原有的气质神韵,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不然就完全失去了re-visite的意义。同时减掉一些对现代生活和工艺而言不完全必要的细节:比如椅面下方弯曲的连接件,它在力学角度上可以基本忽略掉;再比如把连接桌面和桌腿的围板与桌面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塑料件,等等。

2008-12-09

象由心生 之 红白蓝

  • 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品出处及作者信息,谢谢!







之所以说象由心生,其实是在说物品与意识形态之间表里相依的辩证关系。

记得地震的时候有一个小纪录片,当时有一群从东北打工回川寻亲的农民,无一例外的每人一个白色的大塑料桶,就是装涂料的那种。记者问他们为什么都拿这种桶,他们回答说,这个桶在路上能装东西,本身又不重,而且累的时候或者火车上没座的时候可以当小凳子来坐,拿回家后更不浪费,能打水,装粮食,而且颜色鲜艳好看...

一个在城里没用的东西此时对于这些使用者几乎是最合理,最自然的消费选择。由于内在的需求产生实际的选择标准,所选物品在这时就是那个“象”,而众多按同一种内因被选择集中起来的物品就形成了围绕其生活状态的大物质环境,就是一个“大象”。回过头来这个“象”又在潜移默化、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更加强化那个内因——“心”。由此 “心” 再一次又一次的映证选择“象”的那个标准。个种生活模式、个类不同群体的物质审美就大概是这样形成的。

而后的某一天,农民再见到塑料制成的桌椅板凳肯定比优良原木制成的更打得起精神。所以不能说塑料的就没有原木的好,只是相对于不同的生活模式而言一种相对的绝对性。我们说农民的审美艳俗,大红大绿、欢天喜地。其实这里也有一个 “理”,也是一个 “象” 与 “心” 的关系。农村和城市里的环境比不了,一方面人烟相对稀少,再者除了土地就是天,人在偌大的自然界里自然会用艳丽的颜色来强化个体的存在感,这时鲜艳的颜色发挥着绝对的功能性。可见任何的存在形式都是有所依据的,如果硬是忽略这个 “象” 的素因,那么 “心” 就会无所依;反过来不同的 “心” 选择着各不相同的 “象”,制造着各不相同的 “象”。如果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物品,那么也可以说世界上没有无理的 “消费诉求”,只有 “没有用心” 的设计师。

设计师在某个层面上就是演员,为不同的人而设计,为不同的场所而设计。
赵本山对表演这样解释:要演好一个角色必须得理解这个人物,演一个你没真正去喜欢的人也就只能演个皮毛,因为你没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你根本就没接受他的生活逻辑。(视频)
好的表演要求 “心” 与 “身体” 的高度融合,从心里发出来的动作才会 “合理” ,才会去感染别人。真正体会了使用者的设计才会走到消费者的心里,才会不做作,才会是一件真正属于生活的物品。

农民肩上的红白蓝包和LV模特手里的红白蓝包哪个是真正走进生活的物品呢?农民喜欢它因为它廉价,自重小,方便存放,防水,易擦洗,鲜艳。所以即便你再忍受不了它的样子,它照例会顽强的存在下去。LV选择红白蓝包是对一种现象的再利用,它本身的优点并不是掏得起几万块钱拥有它的人所必需的,它更象一件装置,关于意识形态的一种游戏。再过50年农民肩上会依然扛着它,但5年后人们也许就会淡忘模特手里那只红白蓝包,而这些红白蓝包也更不会作用于LV消费者的意识层面,他们不会对它有农民那样的感情,他们依旧会痴迷于那些印满LV标志的包。这恐怕也是 “life object” 与 “design object” ;"designer"与 "stylist" 之间的差别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红白蓝包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设计案例,它没有留下设计的印记,是一件诚实的作品。也同样说明了为什么有很多设计作品看起来是那么合乎逻辑的好,只是最终没有被生活所接纳。相对于设计理念上的价值,我倒认为实现一件设计的生活价值更重要。

设计师到底是装扮生活的职业还是创造生活的职业,我想它跟演员到底是生活的表演者还是生活的体验者拥有相同的答案。

象,由心生。


2008-12-06

Colors of emotional sound | 声音的情与色

  • 原创设计,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品出处及作者信息,谢谢!





今年参加的两个比赛都顺利的相继下马,但是都学到了东西,尤其是 MUJI AWARD 03 给了我十分珍贵的启示,这也正是参加设计比赛最大的收获了。这个方案是designboom的 SOUND INNOVATION 的比赛。比赛还没有揭晓,但是同事antoine的设计已经收到了复选通知,对于我结果已经很明了了,在这里预祝他能有好成绩。

比赛没有特别的主题,只是要求针对蓝牙耳机进行设计。
我的切入点是 “隐藏” 与 “表达”
戴蓝牙的人多数都不希望在不通话时被别人注意到耳朵上那个怪怪的物体,但是通话时又希望旁人能注意到这个物体以免被误认为是个自言自语的怪人。蓝牙耳机这种产品无论是在工作状态还是非使用状态下外表都没有变化,因此大部分的产品都以加强装饰性来体现附加值,那么与其成为一个外表上的装饰品倒不如成为一个情感表达上的装饰品。

由此我从“水”的质感出发,在待机状态下尽量弱化产品的存在,而在通话时对不同情绪下产生的不同声音波段进行分析识别,通过隐藏在内部的LED彩光来表达不同的情绪,让产品成为说话者的一种情感延伸,在产品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互动的关系,让物件主动地参与到使用行为里。

其实在后期制作上还是有很多遗憾,由于时间很紧,没有用三维渲染,而且材质搭配和细节也不够考究。

Compared to make the headset like a Jewel, this skin colored headset is inspired by the transparency of water drops, who integrates itself perfectly with the face when it is on standby mode, just like a drop of water.  
Switched on, the headset interprets the different emotions, carried by the sound waves, by using multi colored LED lights. This way the headset becomes an extens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2008-12-04

发现和 “吃过了” 有相同出发点的设计



来自英国的 concentrate studio 认为可以通过笔端的已经存在的牙痕来帮助孩子改掉咬笔的习惯。因为看着已经被咬过的痕迹应该会顾忌一下...

关于传统那点事

  • 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品出处及作者信息,谢谢!


这里涉及到首位的一个是顺应还是引导的问题,或者说怎么将二者结合好的问题。其次是通过什么形式的问题。

日本可能在通过设计探索民族哲学方面是走在前面的,代表者像 原研哉的“空” 和 深泽直人“正负零”,都是基于对日本哲学在设计上的进一步体现。可能每个国家都有相应的民族哲学体系,想必也会多多少少的反映在设计上。设计说白了也就是造物,虽比不上久远年代的手工制品那么有地域特色,但是除使用功能和通用性之外就不由得不携带上本地的、时代性的东西。这部分空间就像一面可以折射事物的镜子,控制角度的是人,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不同的东西。一个包除了便于使用,适于生产之外可以折射出的可能性有上万种:基于形势感上的、基于风格上的、基于心理层面上的等等,那么面对不同的选择,一个能给予民族哲学层面的折射可能会对这个时代、这个国家都更有价值。

一个个体的设计或某个个人是势单力薄的,很难反映出完整的概念全貌,这里就需要有一个整体的共识。整个民族的审美趋向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被引导的,历朝历代的不同审美一方面与时代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某种自上而下的审美驱动力分不开。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设计产业也具有这样一种引导属性,当然,世界大同,市场一体化的平衡之下这个空间已经越来越敏感,但是毕竟它是存在无疑的,并拥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至于怎么结合的问题,方式方法应该有很多,最关键的是要考虑现实因素。消费者选择什么产品跟现实生活环境有极其直接的关系,让“耳朵大有福”里的范伟欣赏“空”的产品也不现实,没有可以相连的接口。 而且不能和大众沟通的产品根本连生存都是问题,还何谈传达形而上的信息,这个哲学必须是以实用为基础的哲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从最直观的元素拼贴入手不见得不好,只是我觉得生活哲学上的东西未必需要非常具体的元素,从生活行为入手可能更本质一些,每个产品所传达的可能只是一点,有时候选择一种颜色,采用一种操作方式就已经很充分了,量拿捏得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传达民族的东西是件锦上添花的事,不能以此为绝对的出发点,那样就本末倒置了。就像汉服也被我们拿出来复古了,也有被“现代化”了的汉服,但是终究是风格上的东西,当时的服饰上的细节只对当时有意义,把这些细节元素直接搬到现在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没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很难真正走进我们的意识里。所以研究传统,弄明白其所以然再考虑现在很关键。

另外,既然我们这颗传统审美的的大树曾被多次人为的砍伐过,那么不妨从新长出的树枝入手慢慢复原,慢慢追述。
从近现代的“传统”入手对我们也许更简单点,对消费者也更直接一点。
“梅花”的库存运动服已经成为抢手货了…

关于传统美学,以我目前感受到的,写个小总结:
(主要是关于工艺品类别的)

  • 偶然性所产生的价值:这一点好像在中国的艺术里体现的最突出,手工制作的物件偶然性很大,加之天然材质的特殊属性,更是难以控制。尤其是瓷器,每次的胎质、上浆、火候都有不稳定性,所以得来的结果才显得宝贵,珍品才少之又少。这一点和工业生产的产品区别最大,但这也不是完全没办法的事,在工业生产的环节里也会产生不确定性,如果能恰当的加以利用也许会有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红暗花团龙文太白尊

  • 注重在物品上所体现出来的寓意:“祥” “和” “志” 等等。这也可能是很多工艺品的通性,古人在拥有一件物品的使用功能时总希望它能承载更多的精神上的寄托,这也是那时的人与物件沟通的一种方式。沿传至今其实骨子里还是在意这些寄托的,也许不指望有太明显的信息,但最起码不希望自己的物品上有不好的寓意,如颜色、造型上的,在今天,这一点恐怕是中国人独有的特征。
杏林春燕图碗

  • 对天然材料的“巧思+利用”。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翠玉白菜,利用天然的纹理和颜色以及质感的分布来因料施琢,这一点已经被今天的大工业生产完全遗忘了,有加工技术上的原因也有成本上的原因,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这次的macbook的brick工艺,就是对以往加工逻辑的一次突破,其实就是在既有材料上雕琢,理论上与翠玉白菜只存在材料上的不同。如果换成其它产品,换成天然材质呢,是不是会诞生今天的翠玉白菜呢?

子儿玉寿翁
黑白玉巧雕烟壶


我暂时只想到这么多,对传统的东西也是一知半解,希望大家也都来总结一下类似的体会,因该对设计有帮助。

2008-12-01

- 跳出设计做设计 -

  • 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品出处及作者信息,谢谢!
职业设计师是什么?




- 跳出设计做设计 -

做设计的人和所有追求个人色彩表达的职业都有共性,从作品里可以反映出本人对当事项目的思考态度,甚至是对这个职业的个人态度。抛去设计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剩下的就是属于设计师本人的空间,即使你毫无想要表达的东西也会不可避免地留下非共性的东西,这其中有系统的、有明确指向性的东西就可以成为风格。

初做设计的人,应该就像初学武功的人一样,描摹是不可逾越的一个过程,这其间就难免陷入某一种风格或某一个人的圈儿里不能自拔。我觉得这也很正常,而且很必须,知道了尽头才可能看见海阔天空。就像面对很多岔路口,选择一条走到底应该比每一条都试试再退出来更早到达终点。不知道有没有人可以规避所谓风格一说,我想这大概是逃不了的,就像只要生为人就必定拥有一种相貌,一种性格,完全中立的可能近乎为零。

“从设计中解放出来”应该可以理解成从风格的执着里解放出来,这当然是一件让人神往的事。跳出设计来做设计必定如做到心中无剑的境界一样难,但可以确定的是拥有这样的心态所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准确,放松且直奔命脉的。这想必就应该是众多岔路口所指向的另一端。

2008-11-28

MUJI AWARD 03 | Double Curves Comb

  • 原创设计,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品出处及作者信息,谢谢!











真切的体会

这是我参加MUJI 03设计比赛通过初选的比赛方案,题目是“双曲线梳子”,之后提交了实物模型,可最后并没有入围获奖作品。
对这次比赛的主题非常感兴趣,“发现MUJI”是一个很开放但同时也非常敏感的命题,要真正让自己沉静下来才能发现打动自己的点,而这个“点”则需要真切的来源于生活,并且是真切的实际需求。这就是我喜欢MUJI设计比赛的地方,它并不是一个靠卖弄设计技巧就能胜出的比赛,有很多比赛总在追求概念创新甚至是表达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出来的结果往往只是一个个“图面上的逻辑”,到底实际使用时合不合理,生活中需不需要这样的产品都经不住推敲。而MUJI的比赛恰恰不需要这样“图面上的逻辑”,它需要的是设计者面对生活所得到的“真切的体会”。

“发现MUJI”实际上可以理解成“寻找生活中的MUJI本源”。结合MUJI正在做的同名商业项目,可以很清楚的理解到这个主题。其中的一个例子,也是比赛提案中的例子:直角袜子。它的本源来自于捷克妇女手工编织的的袜子,这些袜子统统被织成袜筒和袜身成直角的样子,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脚和脚踝就是直角的结构,这样的袜子穿起来才舒服合体。但现今的大工业生产为了节省工序和成本就会忽略这样简单的“本源”,把袜子做成直筒的。 

提案是一个简单明了的命题,它希望参赛者可以从自己真实的生活中找到那些被现代生活忽略的鲜活一面。其中的重点是“寻找”,只要能够捕获到这个鲜活的本源就几乎完成了整个设计,而这个“寻找”的前提是拥有一个“生活者”的心态,而非“设计者”的心态,这一点就是它与众不同的地方。其实MUJI品牌的理念也正在于此,相对于“这样最好”,追求的是“这样就好”;相对于“创新”,他们所追求的是“发现”。

我所提出的方案,“双曲线梳子”的“本源”来自于云南的牛角梳子。因为采用天然牛角来加工,所以常常会碰到由于牛角曲面过大所带来的“瑕疵”,就是“曲背梳子”,而恰恰是这种梳子梳起头来才会格外的舒服,因为它自然的曲线正好适合头部的曲线,相对于传统的直背梳子更能贴合头皮。我们常看见梳齿的下端会做成曲线来适合头部,但同时拥有两条曲线的梳子就很少了。所以“双曲线梳子”的“双曲线”就是梳齿的曲线+梳背的曲线,两条曲线结合起来就是一条立体的三维曲线,我们的头部也正是由双曲线构成的三维体。

刚刚看到比赛结果,又让我真切的体会了一次MUJI的精神,获奖的作品确实做到了以沉静的心来发现生活里的本源,同时产生的设计也是一个个鲜活的折射,一个个真真切切的讲述。

2008-11-23

notephone —— Just to communicate!

  • 原创设计,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品出处及作者信息,谢谢!






越来越多的手机被赋予通讯之外的功能,但多出来的功能很多时候并不被所有的人所接受。手机对于一些人来说只是为了通讯,对于音乐电影GPS这些多余的功能几乎从来不会过问,他们要的仅仅是一个可以用来通话和收发短信的工具。

这个概念设计基于一个小小的记事本的参考仅仅提供通话,书写和阅读的功能,尽量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简化生活。

手机的两块内表面为类似陶瓷的质感,A面为显示板,B面为输入板,采用冷光屏的原理显示信息。没有按键,没有过多的材质组合,一如一个翻开的小记事本。你可以在上面用手指书写数字、文字和相应的菜单操作。

2008-11-10

重新意识到下意识的习惯 | “吃过了”笔系列

  • 原创设计,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品出处及作者信息,谢谢!




<重新意识到下意识的习惯>

经常看到有很多人在思考的时候有咬笔头的习惯,这样一个下意识的行为可能会让他们更容易沉静下来。我不能说这样有什么不妥,因为有的人会觉得这样的行为反而会有点

 其实大多数人都不自觉的被各种各样的下意识行为支配着,在咬笔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意识到 咬这个行为咬的是什么 ,只是习惯了这样的 行为支配。但习惯毕竟是一种可以改变的东西,有时候一句话、一个暗示也许会让我们重新意识到那些早已陷入深处的惯性。

 其实好多常见的习惯称不上好与坏,往往是些无伤大雅的小事,像在国外很多大人现在还一直咬笔,看惯了也不觉得什么。但在国内就很不同,大家更会自动去寻找群体认同感,当到了一个年龄段,进入到一个社会角色后,咬笔会显得很幼稚,在社会身份的巨大平衡下,像这样的小习惯会立即被当事者主观的克制掉,这时,任何设计心理上的暗示都会败下阵来。其实设计能给人心理上带来的东西更多的是渗透式的潜移默化,尤其是作为个体的设计更是如此。上面那些被吃掉的符号不光是给使用者看,也给旁观者看,不管有没有咬笔的习惯可能都会联想到这件事,相对于改掉咬笔习惯来说,这种相应的感受会更有意思。

 这套 吃过了 笔系列通过笔端的各种 已经被吃掉的 象征符号试图作用于 吃笔者 的潜意识,面对这些 已经被吃过的笔 , 在把它放进口中之前的一刻能想到些什么,从潜意识状态下跳出来。至于作用后的结果到底是会改变什么,还是会仍然继续都没那么重要,意识到下意识这件事 就已经是一个不一样的体验了。展开来说,比如说话时下意识的摸下巴,抠一个脸上的疙瘩;不好意思的时候下意识的挠头发;不耐烦的时候下意识的抖脚等等,在下意识行为发生的时候,能反意识到它的存在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之所以选择这三个符号:鸡骨头,葡萄梗,鱼骨。是因为他们是可以以其真实比例嫁接到笔上的,真实比例这点我很看重,因为如若不然就会完全失去可以联想的基点,变得不伦不类。同时他们的形状也和笔这种条状体很搭,可以比较自然的相互过渡。我们可以想象这些顶着各种残骸的笔在没吃之前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设计还只是一个停留在概念范畴内的探讨,其实笔在作为一个书写 "工具" 的同时,还具有另一个很强的属性,就是一个伴随思考状态而存在的下意识 "玩具" ,而在这些关系里有很多东西可以挖掘。比如,日本的设计师 Yuta Watanabe 做过一些类似的尝试都很有意思。

2008-09-21

Seven-color pens | 七色笔

  • 原创设计,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作品出处及作者信息,谢谢!